登录 | 注册(即赠500元)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当前位置:首页 > 玉石文化 > 正文

中国玻璃制造水平在汉代已用于仿造玉器

来源:和田玉 发布时间:2015-10-16 14:14:45 人气: 评论:0

最近有涉及中国传统玻璃的话题,便想到了古代文献中关于“琉璃屏风”的轶闻。这些轶闻反映了某种历史真相,有着现实生活的基础。

  最近有涉及中国传统玻璃的话题,便想到了古代文献中关于“琉璃屏风”的轶闻。这些轶闻反映了某种历史真相,有着现实生活的基础。

  琉璃屏风的形象,最早出现在东晋及南北朝作家们的小说里。其中最有代表性、也最诗意的一则见于《拾遗记》:“孙亮作绿琉璃屏风,甚薄而莹澈,每于月下清夜舒之。常与爱姬四人,皆振古绝色……使四人坐屏风内,而外望之如无隔,惟香气不通於外。”(《太平广记》)

  即是说,三国时,吴主孙亮命人制作了一架绿色玻璃折叠屏风,经常于夜色明净时张设在月下,然后让他最喜欢的四位宠姬坐在屏风当中,旁人可以清楚看到四位美人的形影,却闻不到她们的香气,最好地演绎了“可望而不可即”一词的意境。

  大致同时期的作品中,往往强调琉璃屏风——也就是玻璃屏风的透明特性。如《太平御览》引录《汉武旧事》一条,汉武帝所建的神台上,门窗 之扉、屏风“悉以白琉璃作之,光冶洞澈也”。又录有《拾遗记》里的一则有趣轶闻,汉武帝曾经赐给美男子董偃一架紫琉璃屏风,董偃将其张设在床后,结果,侍 者隔着琉璃屏风望到床头的烛光,误以为中间并没有隔挡之物,于是立在屏风的外侧用力为主人扇凉,当然是费了很大劲儿也不能达到目的。

  中国的玻璃制造历史很长,到汉已达到惊人发达的水平,不过,自先秦至汉,受崇尚玉的观念的影响,玻璃制造的最大目的是仿造玉器,并在“仿玉”这个领域取 得了精彩的成就。另一方面,从汉代起,波斯、罗马等异国生产的透明玻璃器进口到中国,被珍视为奇宝。大约在晋代到北朝期间,异域的玻璃制造技术一波波传 入,其中也包括烧制透明或半透明玻璃的珍贵技术。

  相传为东晋人葛洪所著的《抱朴子》中就有一条著名的记录:“外国作水精碗,实是 合五种灰以作之,今交广多有得其法而作之者。今以此语俗人,殊不肯信,乃云水精本自然之物,玉石之类。”很明确地记载,广东地区的人获得了外国做玻璃器的 技法,做出的器物类似水晶,即无色透明玻璃。

  《北史》“西戎传”中也有一则重要记载:北印度有人在太武帝时来到北魏都城,把北印 度的玻璃技术带来了,就地烧制玻璃,一下让玻璃变成了平常物品,不再那么珍贵。这种玻璃技术制造的产品有多种色彩,但同样带有透明的特点,太武帝甚至下令 制作了一座大帐(行殿),帐帷镶满了彩色玻璃窗。

  因此,在《西京杂志》、《拾遗记》等作品成书的时代,上层社会普遍把进口或本土制作的透明玻璃制品作为奢侈品来享受。这就激发了作家们的想象,把他们时代的新事物赋予前代生活,甚至赋予遥远的西汉宫廷。

  实际上,汉武帝时代、三国时代大概都不会有半透明玻璃屏风,但到了东晋及南北朝时代,这种豪华陈设应该在贵族生活中并不鲜见。当然,那时还无法制作大块的平板玻璃,因此,屏面上只能是满布木框骨架,再于其中嵌上一块块的小片玻璃。

  彼时的玻璃中,需要更高技术水平的无色透明制品较少,大多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彩色玻璃,故而屏心上所嵌也都是“紫琉璃”、“绿琉璃”等彩色玻璃。仅仅从这一个细节上也可以看到,作家们如何无心中记录了真实的历史。

标签
玉器
  • 分享:
(责任编辑:杭振中)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价值判断。
上一篇:和田玉俏色工艺历史悠久
下一篇:和田玉雕有哪些雕刻工艺?

最新订制>更多

    新疆和田黄皮白玉籽玉挂件 观音 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    该观音挂件整体构图巧妙,雕工细腻,线条流畅。 观音像表情婉约慈祥,人物刻画传神,体态优雅端庄,典雅中透出慈悲的胸怀,象征观世音菩萨观察世间一切声音,普度众生,救苦救难。
    新疆和田红沁皮白玉籽玉挂件 玄之又玄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    “玄之又玄”出自《道德经》,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,意为“有”“无”,宇宙的起始和由来,幽远深奥,包罗万象,无可穷尽。
    新疆和田红沁皮白玉籽玉挂件 连年有余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    新疆和田玉籽料挂件 连年有余。玉质细腻,来自一位女士的订制。雕刻师随形施艺,采用浅浮雕之技艺,正面巧雕一条鲶鱼,背面为荷叶。正面鲶鱼跃出水面,旁边似有浪花翻起,整个画面充满勃勃生机和趣味,而荷叶正是依水而生,与鲶鱼可谓相得益彰。
私人订制
和田玉商城

专题

不七而玉· 方成金玉良缘国人自古以“七”为异。“七”,周期也。如月之阴晴圆缺,月初,上弦月,满月,下弦月,以七日为周期。
李武跃:披荆斩棘,迎刃而上创新高 祝丰: 不骄不躁,锐利前行 穆宇静:努力做最好的自己
扫描立减500

琢艺轩和田玉

英国皇家
宝石学会会员
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
业协会 单位会员
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
团体会员
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
协会 常务理事单位
穆宇静 上海海派
玉雕文化协会理事
穆宇静
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
上海实体店:上海市浦东新区含笑路80号 金鹰大厦B座701A
客服热线:雯雯:18964800520 小董:18021076681 小傅:13371864963
© 2005-2017 琢艺轩和田玉 版权所有 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本网站销售的所有商品均可提供鉴定证书 | 支持货到付款 | 七天可退换货
本网站接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监督
ICP备案证书号:沪ICP备1102149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