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为什么要佩戴玉?
中国人在骨子里是喜欢玉的,因为佩玉彰显有德,也可养生,据说还有辟邪和长寿功能。所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佩玉就已经蔚然成风,时至今日,尤是更甚。
中国人在骨子里是喜欢玉的,因为佩玉彰显有德,也可养生,据说还有辟邪和长寿功能。所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佩玉就已经蔚然成风,时至今日,尤是更甚。
.佩玉彰显有德
早在春秋时期,君子就“比德以玉”,更有管仲、孔子相应提出“玉有九德”、“玉有十一德”,发展到汉朝最终形成了许慎所说的“玉有五德”。从古至今,人们都给玉这种最质朴的自然物,赋予坚毅、温良、清丽、儒雅等品性,并以此比喻文人君子的道德与行为,把玉推崇至品德美的极高程度。既然玉被比喻为圣洁、完美之极,佩玉者也就是无比高尚的人,都是翩翩君子,因为他们已获得了如玉一般的道德品质。
儒家更是将佩玉与道德高尚与否相联系,进一步规定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”,这种社会道德观的形成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言行举止,所以,佩玉风尚一直流行至今。
佩玉可以养生
玉的医疗保健功能早就被医药家和收藏家发现。宋代唐慎微《证类本草》记有玉的药效;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也记录了玉的十四种药效:“玉气味甘平无毒,主治除胃中热,喘息、烦懑、止渴,屑如麻豆服之,久服轻身长年。
引别录:润心肺、助声喉、滋毛发。面身瘢痕,可用真玉日日磨之,久之则自灭。”并附方剂: “小儿惊啼圣惠方、痃癖鬼气圣惠方,而身瘢痕圣济方。”古代文献一直都有记载,盘玉有健身功能,盘玉者每每希望把古玉的温润与光泽盘出来,故手指要多运动,有如柔软体操或甩手操一样,是轻柔舒适,而非剧烈。
其实,有些人以手摩挲寿山石,其理相通,好处则是舒筋活血,平心静气。根据国家级中医王琦先生研究证明,玉所以可强身健体、治病保健,基本原理有三点。
一是其常压低温的物理特性。某些玉石具有白天吸光,晚上放光的特性,于是不在复色光的照射下,其温度比人体常温低0.4℃,可以降低头温,稳定脑压。这正符合中国传统保健方法的精辟结论,即“头要凉脚要暖”。
二是玉石的化学特性。据现代科学研究测试,玉石含有大量的锌、镁、铁、铜、铬、锰、钴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化合物。如佩带玉石可所含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,产生特殊的“光电效应”聚焦蓄能,形成相当于电子计算机中谐振器似的电磁场,与人体发生谐振,从而使各项生理机能更加协调地运转。如嘴含玉石,借助唾液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,能生津止渴,除胃中之热,平烦懑之气,滋心肺,润声喉,养毛发,不失为玉石养生的又一途径。玉在山而草木润,玉在河则河水清,由此可见玉石养生有益无损。
三是玉石具有按摩功能。玉对脑及面部位神经穴位具有刺激、按摩作用,能刺激经络、疏通脏腑,有明显的治疗保健作用。位于人手腕背侧有“养老穴”,常佩戴玉镯,可以得到长期的良性按摩,不仅能祛除老人视力模糊之疾,且可蓄元气,养精神。
佩玉可以避邪
相传盘古死后,他的呼吸变成风和云,他的肌肉化成土地,而骨髓就变成玉石和珍珠,因此玉器被视为吉祥物,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。《山海经》亦有云“君子服之,以御不祥”就是说,君子若佩戴玉,可以抵御不祥之物的袭击,得到保护而平安无事。《拾遗记•高辛》也记载有玉器的驱鬼防邪之事。“丹丘之地有夜叉驹跋之鬼,能以赤马瑙为瓶盂及乐器,皆精妙轻丽,中国人有用者,则魅不能逢之”。
而在唐代《杜阳杂编》则记载了一种香白玉,是一种奇玉,本身有天然的香味,可在数百米外嗅到,纵使藏于锦盒或金函、石匣中,也不能掩其气味。据说还能辟邪。
其实,古人认为玉能辟邪主要还是精神上的。人心情烦躁、苦闷、无聊、落寞或疲倦时玩玩玉,是很好的调剂。尤其是现世人事复杂而纷扰,生活方式平板枯燥而机械化,生活步调亦过于匆促。可以说玉象征了生命某些东西,人们佩带玉、收藏玉、摆设玉,是但求心之所安。在日常生活中。安心和信心都是十分重要的;但在多变而复杂的社会中,却又是不少人难以获得的东西。
佩玉可以长寿
我国从古至今的各流派气功大师一致认为,人身有“精、气、神”三宝,“气”的使用尤为突出,只要保留精气存在,人体就会长存,而且还有可能复生。而玉石正是蓄“气”最充沛的物质。所以,很多人相信玉石有使人长生不老的功能。西晋葛洪《抱朴子内篇•仙药》云:“玉亦仙药,但难得耳。”
《玉经》曰: “服金者寿如金,服玉者寿如玉。”又称玉为“玄真”,“服玄真者,其命不极,玄真者,玉之别名也。令人身飞轻举,不但地仙而已。”《淮南子》云:“终山之玉炊以炉炭,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,得天地之精也。”
人们一直祈求平安如意,但常常在无意之间已经到了贪欲的程度,对玉器的希望也是如此。这点在道教思想中表现无遗。道教思想的中心,在于满足现实世界的人们的心理欲望,获得一切美好的事物,但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宇宙中的结构与过程状态,它们是无穷无极的,这就导致了贪欲的产生。
道教认为人生有三欲:长生不死、生命快乐和超世成仙。它们都和长寿相关,所以,从道教出现开始,都有人为了长寿或长生不老而寻求不死仙药。如秦始皇派徐福带3000童男童女去蓬莱寻取丹药;汉武帝取金茎露和玉屑服用,说这样可以长生;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此风更甚,一些玄学、道家认为玉石有助于长生不老,将玉器认为是仙药。
- 标签
- 玉
-
分享:
- (责任编辑:杭振中)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价值判断。 - 上一篇:浅析新疆和田黄玉之美!
下一篇:中国人的传统:传玉不传金
相关推荐>更多
- 新疆和田红皮一级白籽玉挂件 祥龙 10克(独籽) 琢艺轩实价:¥24000元
- 新疆和田红沁一级白籽玉挂件 凤戏牡丹 13.5克 琢艺轩实价:¥38000元
- 新疆和田洒金皮羊脂白籽玉挂件 起航 4.2克 琢艺轩实价:¥7300元
- 新疆和田红沁白玉籽玉挂件 汉韵 7克 琢艺轩实价:¥10500元
- 新疆和田洒金皮羊脂白籽玉挂件 兰花 13克 琢艺轩实价:¥20000元
- 新疆和田黄皮一级白籽玉挂件 鸳鸯戏水 33克 琢艺轩实价:¥51000元
最新订制>更多
- 新疆和田黄皮白玉籽玉挂件 观音 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该观音挂件整体构图巧妙,雕工细腻,线条流畅。 观音像表情婉约慈祥,人物刻画传神,体态优雅端庄,典雅中透出慈悲的胸怀,象征观世音菩萨观察世间一切声音,普度众生,救苦救难。 - 新疆和田红沁皮白玉籽玉挂件 玄之又玄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“玄之又玄”出自《道德经》,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,意为“有”“无”,宇宙的起始和由来,幽远深奥,包罗万象,无可穷尽。 - 新疆和田红沁皮白玉籽玉挂件 连年有余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新疆和田玉籽料挂件 连年有余。玉质细腻,来自一位女士的订制。雕刻师随形施艺,采用浅浮雕之技艺,正面巧雕一条鲶鱼,背面为荷叶。正面鲶鱼跃出水面,旁边似有浪花翻起,整个画面充满勃勃生机和趣味,而荷叶正是依水而生,与鲶鱼可谓相得益彰。
专题
- 不七而玉· 方成金玉良缘国人自古以“七”为异。“七”,周期也。如月之阴晴圆缺,月初,上弦月,满月,下弦月,以七日为周期。 李武跃:披荆斩棘,迎刃而上创新高 祝丰: 不骄不躁,锐利前行 穆宇静:努力做最好的自己
热门推荐> 更多
- 穆宇静 新疆和田玉籽玉玉牌 生肖守护神之阿弥陀佛 51克
琢艺轩实价:¥160000元
- 新疆和田玉一级白玉籽玉原料 镯子芯 303克
琢艺轩实价:¥159000元
- 新疆和田羊脂玉籽玉摆件 缠枝双耳瓶 1105克
琢艺轩实价:¥2130000元
- 新疆和田玉黄皮一级白玉籽玉挂件 金玉满堂 26克
琢艺轩实价:¥55000元
- 主题|玉雕重器:君子玉牌 ·和田玉白度分为几个等级? ·新疆和田玉价格高涨原因? ·2018和田玉籽料价格如何走?
电子杂志VOL_36 2018年06月28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