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(即赠500元)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
李维翰:当代玉雕的“河南现象”

来源:和田玉 发布时间:2017-06-22 10:35:13 人气: 评论:0

河南古称“豫州”今简称“豫”,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之一。河南是我国人口的第一大省,也是玉雕产业规模的第一大省,从业“百万大军”的河南,是当代中国无可置疑的“玉雕之乡”。从河南走出的玉雕人遍布全国,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当代玉雕的“河南现象”。

河南独山玉雕件
河南独山玉雕件

  河南古称“豫州”今简称“豫”,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之一。河南是我国人口的第一大省,也是玉雕产业规模的第一大省,从业“百万大军”的河南,是当代中国无可置疑的“玉雕之乡”。从河南走出的玉雕人遍布全国,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当代玉雕的“河南现象”。

  内容提要:河南古称“豫州”今简称“豫”,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之一。河南是我国人口的第一大省,也是玉雕产业规模的第一大省,从业“百万大军”的河南,是当代中国无可置疑的“玉雕之乡”。从河南走出的玉雕人遍布全国,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当代玉雕的“河南现象”。本文试从河南玉雕的本土历史、产业效应、人才培养、全国融合等方面加以解读研究,以图更真实地认识河南玉雕,对繁荣玉雕创作,提升技艺传承,更好的发展玉文化产业有所启迪和借鉴。

  地处国域中原的河南,古称“豫州”,今简称“豫”。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河南,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进程中,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,气壮山河的历史恢宏大剧,对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目前的河南,是我们国家的人口第一大省,也是玉雕产业规模的第一大省。有资料表明:河南从事雕刻人员达40万人,若加上跑料子、搞销售、开玉店的,号称“百万之众”。这样庞大的产业大军,在全国属首屈一指。

  河南有悠久的玉雕工艺传统,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,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历经沧桑巨变,焕发出了勃勃生机。随着地方经济持续、快速、健康的发展,河南的玉雕大军也在不断壮大。从河南走出的玉雕从业人数量非常可观,以至于遍布全国的各个玉雕产地和市场,可以说,有玉雕的地方,就有河南人,形成了令瞩目的玉雕“河南现象”。河南是当代名符其实的玉雕大省和技师的摇篮,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。

  不仅如此,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玉石原材料、粗加工、玉制品的集散地,就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的石佛寺、玉雕湾,号称“国际玉雕城”,“千军万马干玉雕,千家万户奔小康”,在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中,把玉雕行业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地方,无疑也当属河南省。

  河南有我们的文化之根,“老家河南”就是一种乡感的认同。笔者认为,当代玉雕的“河南现象”,不仅有其丰富的内涵,也有其独特的价值。就我们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来说,如果,我们把河南在当代中国的位置作个比喻的话,河南之于中国,非常类似中国之于世界。我们看待河南很象世界看待我们。

  因此,从时代发展的广度和玉雕行业的角度来看,当代玉雕的“河南现象”既有代表性也具有典型意义。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粗浅解读,以试研究。

  一、河南玉雕的本土历史

  河南民风朴厚,玉雕历史悠久。众所周知,历史上绵延8000至1万年持续发展的悠久的玉器文化,造就了中国传统的玉雕技艺,也使得玉雕成为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。不同时代的玉雕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,透过它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华夏独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。历史有记载的第一个具有国家意义王朝——夏,就在河南,其后的商、周都城也都在河南。

  史载:南阳玉雕历史始于6000前新石器石代。南阳独山玉的生产历史悠久。从南阳市黄山、新野凤凰山、镇平及社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独玉铲、独玉璜等说明,6000年前这里勤劳智慧的古人,就已经利用和雕琢独玉了。玉文化由开始萌芽到初步繁荣,汉代时,南阳玉已被大量开采并雕琢,并有了加工、雕刻玉器的聚居区,“一街两行,作坊林立,琢玉之声,不绝于耳。”其盛况可观,说明至少在西汉时,南阳的玉雕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。至今独山脚下的沙岗店,还留有汉代“玉街寺”的遗址。

  唐宋以后,南阳玉雕逐步由原来单纯作为贡品供达官贵人观赏享用,发展为既有装饰品,又有生活使用器皿。明清时期南阳玉雕品种已十分丰富。清代以后,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。

  建国以来,独山玉的开发利用倍受重视,在矿床研究、矿山开采、雕琢加工、市场销售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久负盛名的南阳玉雕业吸引了大量的业内外人士,从而使独山玉为更多的人所了解、欣赏和接受。

  在当代,河南玉雕的一大特色,就是以当地的玉材,创作出风格鲜明的本土作品。人们只要看到独山玉、密玉,就会想到了河南。河南的地方玉材雕刻自成一体,经过历代玉雕艺人的潜心研究,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,以独特的风土人情、手法流派,屹立在中华玉雕艺术的百花园中。

  有人认为,河南的玉雕是“粗工”的形象,“河南工”是粗糙的代言,我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。且不说工巧与工拙、粗犷与纤细是相对的,就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的玉器,也会有粗劣之分。客观地看,当今的“河南工粗”,很大程度上是初级的从业人员过多所致,这是产业发展初期的必然阶段。如果从整体上去看河南的玉雕,玉雕师们做透了河南的玉,做精了地方玉材,这一点就非常有价值。尤其是近年来独玉、密玉的一些表现民俗风情的精美作品,不乏创意又独具特色。所以,看一个地方的玉雕应当综合去考量。应当看其具不具有本土性和创新力,是不是有特色成流派,有没有生命力、发展力。

  河南玉雕,既有着源远的历史传承,又拥有地方玉材自成体系,目前又以“河南工”而闻名天下。源远流长、淳朴浑厚的河南玉雕,带着太多历史的、本土的痕迹,向“黄河”一样,“浊流滚滚”地奔入中华玉雕的艺术海洋。

  二、河南玉雕的产业效应

  就全国来讲,没有一个省象河南这样,把玉雕做成如此大的产业,解决社会就业问题。这既有技艺的历史传承,也有改革开放的发展之功。玉雕是个吃苦耐劳的工作,不能吃苦就做不好玉雕。河南做玉雕的人多从一个方面也说明河南人能吃苦。在河南农村,许多人选择以雕玉来作为生计,从河南的南阳就可窥其一斑:镇平县有一个素有“玉雕之乡”美称的小镇——石佛寺镇,可以说是“名扬海内外”。“村村都有机器响,家家一片琢玉声”就是这个产业的缩影,这不独是河南玉雕的传说,更是河南玉雕的真实的写照。

  改革开放之前,河南南阳的玉雕就已经步入了规模化的初级发展阶段,早在1974年,镇平县的玉雕销售总额当时就达到了1490万元,成为全省外贸第一个超千万元的县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,南阳玉雕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地发展壮大起来。上百人、几十人甚至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大大小小加工企业迅猛发展,短短的10年间,就增加到了1.1万多家。

  经过了30多年,如今的镇平已是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加工集散地。除独山玉之外,其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缅甸、阿富汗等12个国家和地区,从业人员20多万人,加工企业达4000多家,形成了20多个各具特色、规模不等的块状加工销售带,年产值达10亿元。镇平县城的玉雕大世界,石佛寺镇的玉雕湾市场、翠玉玛瑙精品市场、榆树庄玉镯市场、贺庄摆件市场等专业的玉雕市场,在国内具有很响的知名度。

  石佛寺镇1992年建成的亚洲最大的珠宝玉器专业市场,总投资650万元,占地32亩,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,容纳商户800余家,每天接待数千客商,年销售额达2.4亿多元。近年来,该镇已拥有玉雕专业村16个,专业市场4个,从业人员2万多人,各类玉雕加工企业(户)4000多家,年产销各类玉器产品1300多万件,产值5.6亿元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,其盛誉也传到了海外。

  玉雕成为镇平县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。在国内,凭着河南南阳玉雕产品的名声和质量,10多万玉雕的经营者,将5000家销售门店开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,许多旅游景点都有南阳玉雕出售,使玉雕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市场,年销售产值达10亿多元。

  市场拉动产业。近十多年来,玉都南阳着力打造特色经济,通过一年一度的国际玉雕节,把特色文化注入特色产业,通过嫁接融合,提升特色经济的内涵。南阳创建了全国第一家“玉文化”博物馆,召开了全国“玉文化”研讨会,申报了“独山玉”原产地保护标记,组织了全省玉雕精品展评会……

  玉雕节有效地把“玉文化”融会到玉产业当中,提升了玉雕产业层次,将文化品牌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,进一步强化南阳玉雕的品牌优势,实现普及与提高的互相促进,进而带动招商引资与经贸活动的开展,加快南阳经济、文化、城市建设事业快速发展,从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。

  玉雕节加强了与国内外玉雕业界的联系与沟通,加快了玉雕产业的快速发展。南阳人还把触角伸到海外,把眼光瞄向了国际大市场。依靠南阳玉雕产品的一流质量,利用口岸转口、自营出口和在国外设立销售窗口等多种形式,把成批成批的玉雕产品销往美、日、德、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出口成交额达8亿多元。

  河南的南阳,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。

  三、河南玉雕的人才培养

  在玉雕形成产业的同时,河南玉雕从业大军新人辈出。近年来玉雕从业者以每年数万计的人数增加。然而,在与经济比肩发展,满足社会审美需求的同时,如何进行玉雕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,推进提升玉雕文化产业特有的艺术创新、价值创新,这一课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突出。对此,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工作与做法值得关注。

  近年来,河南省珠宝协在整合社会资源,提升玉雕技艺,培养专业人才上积极开展工作,在对玉雕青工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考试方面,不断进行尝试。由省珠宝协出面组织,联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,与国家劳动部门实行的职工技能等级考试相结合,与国家劳动奖励机制相结合,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玉雕青工技能大赛,就是其中的一套针对性强、行之有效的技工培训模式,其成功的经验在全国业界形成了一大亮点。

  中原多俊才,沙场秋点兵。2013年9月24日,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举办的“伊源玉杯”玉石雕刻技能大赛,在山川秀美的栾川拉开了帷幕。60余名河南籍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, 60余件作品出自平均22岁的年轻人之手,赛事历时六天鸣鼓收金,比赛成果蔚为可观。

  玉雕青工技能大赛是真刀实干,年轻的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,各自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作品,无疑是一次真实地挑战。参赛的选手们经历了几天的紧张大赛,不仅仅是获得了成绩和荣誉,而且是真正感受到了历练。

  然而,这样的技能大赛在河南已经是第三届了。此前的2009年第一届大赛在新密举办,所用玉材为“密玉”;2011年二届大赛地点在镇平,用材为“独玉”;第三届大赛所用的玉材,是在栾川新发现的“伊玉(伊源玉)”。全部都是河南的地方玉。

  河南省珠宝协认为,在全国玉雕从业人员数量中,河南籍的年轻人颇为可观。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大军,从行业的发展、整合、提升的角度来看,进行有计划的培训考核从而推动提高很有必要。今天的年轻选手,可能就是明天的玉雕艺术大师。

  技能大赛河南省每两年举办一次,不仅是对玉雕人才培训方面的积极探索,也是全面、综合考察年轻玉雕技工专业技能的有效形式。因此有人认为,此做法展现了长远的眼光,技能大赛是培育未来玉雕大师的摇篮。有作品为证:2012年获得中国玉石器百花奖特别金奖的一件长9.6米的翡翠玉雕“清明上河图”,就是河南籍年轻的玉雕大师高爽历经30多个月精雕的杰作。评委的颁奖词称,该作品采用浮雕、微雕、线雕相结合的手法,并巧妙运用三彩翡翠的天然色彩,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。

  在镇平,玉雕学校每年都培养出一批玉雕新苗,源源不断地走向市场。这也预示着,就玉雕而言,专业在于人才,行业在于引领,产业在于整合。省珠宝协的做法还表明,强化专业性的培训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必要手段,而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,又是对这一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所至关重要的。

  迄今为止,河南省珠宝协不仅连续8年举办了“陆子冈”杯玉雕作品的评比,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了玉石雕刻青工技能大赛,同时还注重办好每年一度的玉文化论坛。这些做法不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,其产生的深远影响,会留存在年轻的玉雕人记忆之中,使得他们在从艺道路上受益终生。

  四、河南玉雕的全国融合

  时下,无论是天南地北,还是异国他乡,只要有玉就有河南人。发现了新玉种,往往最先做起来的,也是河南的玉雕人。以南阳为代表的河南玉雕走遍了天下,据了解,全国做玉器生意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南阳市镇平人,有玉雕的地方就有“河南师傅”。南阳玉雕人已遍布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及许多城镇,在那里加工、生产及营销产品。

  河南玉雕经过多年的拼搏,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:跑料,向外对接缅甸翡翠玉料市场;玉雕,挂件、摆件生产门类齐全;贸易,向内地和沿海地区玉器集散专业市场扩散;信息,往往是南阳的镇平、石佛寺的玉雕湾最为敏感快捷。

  广东四会市是全国四大玉器集散地之一。在当地,从事玉雕业的镇平人占到半数以上,达5万之众。镇平创业人对四会的发展贡献功不可没,有统计表明,玉雕产业在四会的收入不待说,仅是伴其而生的服务业、房产业、保险业、农副业等收入,也相当地可观。有人算一笔账:每家玉雕工厂、经营店都要用工,如果一个玉雕厂月销售收入10万元,那么会有5万元左右开支给技师、工人。可以想见,当地的人们从业致富的收入有多么可观。玉雕业实实在在拉动了当地经济,带富了当地群众。

  近年来,镇平玉雕人在广东四会、揭阳等地的名气和市场份额与日俱增。创业者从早年初到四会没钱办厂,没钱买料,仅靠镇平老家“全国玉雕之乡”的名分,靠着多年熏陶的技艺和智慧来料加工,到如今有了积累办玉雕厂、开玉器店。靠着玉雕的生意,镇平玉雕老乡驾驶奔驰车足迹遍及东南沿海的不在少数。

  南阳日报曾经开设“南阳人务工创业走四方”的专栏,刊发30多期报道了一大批在外创业有成的南阳籍人士,其中就有:兴玉雕产业,镇平玉雕大军走遍全国;努力与勤奋,让中原美玉蜚声鸣九州。

  数量上如此,质量又如何?令人欣慰的是,“河南工”正在蜕变。

  如今“河南玉雕”以融会贯通的方式提升出新:在江苏、上海,在北京,广东等,河南籍的玉雕师傅融入当地,“入乡随俗”,在海派玉雕、苏邦玉雕中,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出自河南籍玉雕师之手。从江南山水的构图,到汉风汉韵的瑞兽;不论是做和田玉,做水晶;还是做独玉,做南红,都可以看到河南籍玉雕师的“华丽转身”。在近年来全国性的玉雕专业评奖中,也能够看到“河南籍”的身影。河南玉雕师来自中原,善于融汇吸收各地流派玉雕风格,不断地改变自己,完善出新,成为各地的“半壁江山”,成为当今中国玉雕行业中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。

  可以这样说,带有中原文化基因和植根乡土风情,被称为中国当代玉雕“犹太人”的河南玉雕,虽然经历了早期的“做工粗糙浪费材料”的阶段,经过扬弃、蜕变而融入当代玉雕,最终体现“正能量”,修成了正果。

  结束的话

  自新石器文明肇始迄今,中国玉器在历代无数的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之下,发展成为文化厚重,技艺久远,具有鲜明民族特色,享誉国内外的艺术瑰宝。中原是中华文化之根,也是玉雕之根;河南是当今中国人口第一大省,也是玉雕人员第一大省。我们在关注当代玉雕“河南现象”的同时,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思考当代玉雕。

  有一个梦想——这也可能是全国玉雕人共同的梦想,那就是有朝一日我们国家能够建立一所“中国玉雕大学”,而风土物情最为合适的地方,就是建在河南。

  这不是没有可能。中国的玉文化历史绵长,包罗浩繁,而近代新学源于西方,西为中用也就是百多年的事情。学科的理论性、系统性、关联性之于“玉学”来说,能否容纳,如何纬编,尚有待商榷。但是,青铜学、红学的形成、给我们以启迪,也对“玉学”看到了希望。

 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

  徐州玉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

  李维翰

标签
玉石
玉雕
  • 分享:
(责任编辑:杭振中)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琢艺轩和田玉网的价值判断。
上一篇:5年变千万富翁 黄龙玉12年价格翻百倍
下一篇:正道春拍:玉雕市场不是缺买家 而是缺精品

最新订制>更多

    新疆和田黄皮白玉籽玉挂件 观音 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    该观音挂件整体构图巧妙,雕工细腻,线条流畅。 观音像表情婉约慈祥,人物刻画传神,体态优雅端庄,典雅中透出慈悲的胸怀,象征观世音菩萨观察世间一切声音,普度众生,救苦救难。
    新疆和田红沁皮白玉籽玉挂件 玄之又玄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    “玄之又玄”出自《道德经》,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,意为“有”“无”,宇宙的起始和由来,幽远深奥,包罗万象,无可穷尽。
    新疆和田红沁皮白玉籽玉挂件 连年有余材质:新疆和田籽玉
    新疆和田玉籽料挂件 连年有余。玉质细腻,来自一位女士的订制。雕刻师随形施艺,采用浅浮雕之技艺,正面巧雕一条鲶鱼,背面为荷叶。正面鲶鱼跃出水面,旁边似有浪花翻起,整个画面充满勃勃生机和趣味,而荷叶正是依水而生,与鲶鱼可谓相得益彰。
私人订制
和田玉商城

专题

不七而玉· 方成金玉良缘国人自古以“七”为异。“七”,周期也。如月之阴晴圆缺,月初,上弦月,满月,下弦月,以七日为周期。
李武跃:披荆斩棘,迎刃而上创新高 祝丰: 不骄不躁,锐利前行 穆宇静:努力做最好的自己
扫描立减500

琢艺轩和田玉

英国皇家
宝石学会会员
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
业协会 单位会员
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
团体会员
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
协会 常务理事单位
穆宇静 上海海派
玉雕文化协会理事
穆宇静
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
上海实体店:上海市浦东新区含笑路80号 金鹰大厦B座701A
客服热线:雯雯:18964800520 小董:18021076681 小傅:13371864963
© 2005-2017 琢艺轩和田玉 版权所有 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本网站销售的所有商品均可提供鉴定证书 | 支持货到付款 | 七天可退换货
本网站接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监督
ICP备案证书号:沪ICP备11021495号